English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实验室 | 招生就业 | 空天简讯 | 联系我们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
 行政领导 
——————————
 机构设置 
——————————
 教工党支部 
——————————
 历史资料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于20081217日。根据学校学科发展总体布局和规划,定位为学校航空航天工程学科专业的“牵总单位”。航空航天学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方针,积极开展与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大连理工大学优良的学术氛围和雄厚的综合学科优势,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精英人才培养基地、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基地、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创新基地,力争建成国际知名的航空航天工程学科领域科研及教学机构,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结果,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在国内排名第9位,世界排名第43位。根据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结果,大连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第10位。

航空航天学院自2009年起招收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可授予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学术型)、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学术型)、机械专业硕士学位(专业型)、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学术型)、机械专业博士学位(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

航空航天学院建有“辽宁省空天飞行器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新型飞行器热防护联合研究中心”,现有专任教师系列3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1人、副研究员1人。实验技术系列工程师2人。博士后(助理研究员)5人。院办秘书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36人。另聘双聘院士1人,现任兼职教授6人。教师中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1人,国际宇航联合会青年空间领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中国宇航学会理事2人,中国航空学会理事1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1人,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1人,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香江学者计划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杜庆华工程计算方法优秀青年学者奖1人,辽宁省“十百千人才计划”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人才1人,大连市高端人才5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4人,大连高校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大连理工大学国防创新团队2个,大连理工大学领军人才2人,大连理工大学星海学者人才培育计划星海优青3人,大连理工大学星海学者人才培育计划星海骨干2人。

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以来,科研经费连年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科研进款总额为3908.67万元,其中纵向2355.61万元,横向1553.06万元,人均科研经费105.6万元。科研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取得较大提升,相关研究工作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CCTV-7)军事科技栏目聚焦“飞向深空——卫星”报道。已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包括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委装备发展部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973项目、国家863项目、总装预研项目等。同时,学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的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航天五院502所)共建“等离子体空间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 ”,与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共建“超大尺度空间系统构建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与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航天五院513所)、中国船舶集团713所、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等。

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以来,统筹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努力构筑“人才带动学科,学科培养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专业涵盖气动与推进、结构与材料、动力学与控制三个研究方向,逐步建成先进微纳卫星技术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先进航空与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其试验验证等创新实验技术平台,专业特色突出,可为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研究方向具体包括:气动与推进(先进飞行器气动布局、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前沿交叉、航空航天推进技术、航空航天热防护技术)、结构与材料(空天飞行器热结构强度、飞行器结构设计与评估、飞行器结构安全与监测、飞行器复合材料性能分析及设计、飞行器特种材料与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卫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飞行器气动弹性技术、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系统仿真、无人飞行器技术)。已建成十余个教学科研类实验室,包括:空气动力学实验室、飞行器气动弹性与风洞模型实验室、火箭发动机测试实验室、空间电推进技术实验室、飞行器结构力学实验室、飞行器材料与结构综合性能实验室、极端环境材料性能实验室、飞行器控制技术实验室、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实验室、飞行器仿真实验室、大型空间智能结构实验室等。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电话:0411-84706202  邮编:116024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技术支持:大连理工大学网信中心&航空航天学院